致敬耕耘 礼赞丰收①|精准指导,助力鲜食玉米“领鲜”上市

作者:宋心怡 编辑:原小瑛 发表时间:2023年9月23日点击:57

编者按 又是一年秋分日,又是一个丰收节,广袤的神州大地上,处处瓜果飘香、满眼盎然生机,铺展开一幅最美的丰收画卷。中农集团始终胸怀“国之大者”,聚焦主责主业,全力服务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持续擦亮“中国农资”金字招牌,助力这幅壮美的丰收画卷,越来越斑斓多彩,成色越来越足。

  近日,中农集团与中华合作时报社联合开展采访调研活动,分成4条路线,分赴黑龙江、山东、江西等9个省份,挖掘中农集团在农资保供、社会化服务等方面的生动实践与模式案例,此次采访将形成10期报道陆续推送。
 
  “想要保证鲜食玉米的‘鲜’,就要和时间赛跑。”凌晨4点,在吉林省中国农资®·乾安服务中心的玉米示范田里,身穿红马甲的农服工作人员正在引导种植户抢抓时机,有序开展鲜食玉米收获作业。现场机车一路轰鸣、往来穿梭,一穗穗“黄金棒”陆续被运往加工车间。晨光熹微中,一派热闹繁忙的丰收景象。
 
  科学指导,玉米更鲜更抢手
 
  眼下,在吉林省鲜食玉米主产区之一的乾安县,鲜食玉米陆续成熟,迎来了采摘上市的收获季。

 
  “从采摘加工到真空锁鲜需要控制在5个小时以内,这样才能保证鲜食玉米的新鲜口感。”乾安服务中心负责人朱红明一大早就来到了鲜食玉米示范基地,鲜食玉米青棒含浆量较大,采收期只有短短几天时间,早收或晚收品质都会降低。为了保障鲜食玉米的品质、产量与标准,服务中心会及时跟进示范田的采收情况,同时积极对接鲜食玉米加工企业,做到让种植户安心、放心、省心。
 
  “服务中心帮了我大忙!从种到收再到加工,他们都全程参与,帮我做好鲜食玉米田间管理、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确定测产与收获时间等工作。”乾安县水字镇阳字村的种植户彭彦波看着自家玉米地喜笑颜开。

 
  想要鲜食玉米有好销路,保证品质必不可少,而要想保证品质,就需要更加精准科学的种植技术。朱红明说,针对乾安当地种植户缺乏对肥料配比科学认知的现状,为了更好地推广鲜食玉米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和土壤改良技术,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每到播种、苗期管理、采收等关键农事季节,都会面对面为农户提供科学指导和优质服务。
 
  同时,服务中心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为基础,结合当地生产特点,制定了玉米生产的“中农全程营养套餐”,让玉米吃上了“营养餐”,促进玉米品质和产量的提升,带动全县鲜食玉米有品质、有产量、出成效,助力鲜食玉米成为当地增收致富的新产业,让一穗穗鲜食玉米成为撬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黄金棒”。
 
  提升能力,织牢织密服务网
 
  中国农资®·乾安服务中心聚焦乾安地区水稻、谷子、玉米生产,服务种植合作社和周边种植户,今年以来已经组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等农技培训20余场,培训人员超过800人次。

 
  服务中心以开展土地托管服务为核心,配套开展农资供应、农机作业、无人机飞防植保、电子商务、供应链服务、金融合作等多项服务,为当地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提供综合性、规模化、可持续的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为了更好地提升服务能力,服务中心设有惠农服务大厅、农技培训中心、农资配送中心、电商直播间、农产品对接店、小型保鲜冷藏库等。
 
  乾安县作为全国供销合作社“绿色农资”升级行动试点,加快构建农资经营服务体系势在必行。为此,乾安服务中心不断加强供销合作社系统内联合,与乾安县供销合作社共同打造县、乡、村三级惠农服务网络。今年以来已对接周边10个乡镇、16个种植合作社,为农户提供优质肥料3000余吨,农技服务面积超过10万亩,积极探索互联网+物流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农村电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促进技术成果快速转化推广应用,拓宽为农服务途径。

 
  “未来,乾安服务中心将紧密联合乾安县供销合作社,充分发挥系统优势,助力推进全国供销合作社‘绿色农资’升级行动试点工作,保护好黑土地,守护好大粮仓,让‘中国农资’产品和服务惠及更多农户。”朱红明说。

       点击此处查看丰收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