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耕耘 礼赞丰收③|扎根田野,用心用情描绘丰收画卷

作者:陆璐 编辑:原小瑛 发表时间:2023年10月7日点击:51

  行驶在安徽怀远县的乡村道路上,只见一亩亩糯稻田绿意葱茏,秆壮穗齐,稻浪翻滚。怀远是传统的农业大县,拥有“中国糯稻种植第一县”的美誉。今年5月正式成立的中国农资®·怀远服务中心,大力整合当地各类资源,为农户搭建全平台、一站式的服务,助力农户增产增收。
 
  一“糯”千金,农资保供助丰收
 
  “走,去地里。”一大早,怀远服务中心负责人杨星就拿起车钥匙开启了一天的工作。“搞农业的人,哪能坐办公室啊,我们就是天天往地里跑。”今天的第一站,是安徽徽粮智慧农业有限公司的高标准全程机械化综合示范基地。

       点击此处查看视频
 
  怀远围绕糯稻产业,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2022年,怀远糯稻种植面积达90万亩,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00亿元。
 
  安徽徽粮智慧农业有限公司是当地的一家龙头企业,其智慧农业通过空中、田间和地下三个维度提升农事效率,实现糯稻增产增收。这家在怀远当地具有影响力的国有企业,在今年波动的肥料市场中也犯了难。“今年的肥料市场波动大,如果没有中农稳定供应肥料,就难以保证有眼前的这片丰收。”安徽徽粮智慧农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娄伟强指着眼前这片长势喜人的糯稻田说道,“肥市波动大,能不能按时供肥,肥料的质量过不过关,都是我们面对的困难。中农不仅第一时间帮我们解决了农资供应问题,而且价格公道,解决了我们的困难,也给了农民最大的实惠。下一季作物,我们还和中农合作。”
 
  “去看看我们肥料的肥力如何。”杨星走进一望无垠的稻田,看着稻谷颗粒饱满,长势喜人,他满意地站起身来,启程第二站。
 
  机械化助力秸秆回收,变废为宝
 
  “张总,今年的秸秆回收情况如何?打捆机够不够用?”回到车内,杨星立刻给怀远县龙源农机专业合作社总经理张策打去了电话。
 
  “这几年,国家全面实施秸秆综合利用行动,秸秆综合利用率超过88%。以前秸秆没人要,现在秸秆成了宝。根据怀远本地秸秆业务的兴起和发展,我们把秸秆打捆机的机械化服务也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进行推广。”杨星说。

 
  在龙源农机合作社位于肥南镇丁集村的秸秆收储中心,一捆捆圆柱形的秸秆经过粉碎、除尘、压包后被放上了货车,运往东北多个牧区。“秸秆颗粒不易腐烂,可以长时间保存,而且营养丰富,适合牛羊食用。”张策说。
 
  “中农的打捆机质量好,售后服务团队也给力。我们每年的小麦季农忙只有7~10天,如果收割、打捆不及时,就会影响秸秆的质量。今年麦收季雨水多,对我们机械化收割的要求就更严格了。”张策边说边带杨星查看今年的秸秆质量。金黄的秸秆从色泽上就呈现了优良的品质,杨星将手深入麦捆中心感受秸秆的湿度,“不错,很干松。”
 
  张策说,“除了机械质量好,更重要的是服务也好。收割季我们遇到任何问题,只要一个电话,怀远服务中心都会第一时间解决,大大提高了设备利用率。另外还经常组织各种培训,帮助我们合作社和农民提升技术。”
 
  整合资源,搭建助农平台
 
  在前往河溜镇镇政府汇报农业生产性托管服务工作的途中,杨星接到了农户赵祥义的感谢电话。今年,该农户由于贷款难题得到了怀远服务中心的帮助,没有影响秋肥的购买。
 
  “目前,农业贷款中最大的问题是农户对银行贷款政策不明确,很多农户不清楚贷款的要求和程序,信息较为闭塞,导致了农户想贷款找不到合适的平台和方式。我们通过安徽省农担的平台帮助农户在银行贷到款,解决了农户采购农资等急需资金的问题。”杨星说。
 
  “现代农业的资源整合,可以将分散的农业资源集中起来,形成统一的资源平台,有利于规模化的生产和管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安徽省农担蚌埠中心总经理赵成毛对怀远服务中心的作用说出了自己的理解。他说,怀远服务中心与省农担贷款平台的合作,解决了农户贷款需求,使农户能够有充分的资金投入到农业生产之中,不仅保证了种植作物的丰收,也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与镇政府的交流结束时,太阳早已下山,怀远服务中心的另外几位同事陆续给杨星发来了一天的工作日志:“拜访垂岗粮食收购点”“阜蚌大区业务培训、讨论收粮调研情况”.......
 
  一件件细致入微的小事,一项项具体务实的任务,构成了中农农服人员的事业拼图。“脚下有泥,心中有光”,这是杨星对团队的评价,也是中农农服人员的写照。他们扎根田间地头,埋头苦干,用双脚踏出了自己的事业;不忘初心,怀揣理想,双手为笔,汗水为墨,在神州大地勾勒稻麦金黄、蔬果飘香的锦绣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