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集团党史学习教育专题二 |红色供销百天读72 社有企业逐步做大做强

编辑:王海涛 发表时间:2021年7月5日点击:31

打好社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攻坚战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党的十四大作出的重大决策,国有企业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也是难点所在。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国有企业改革,对于供销合作社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深化国企改革的过程中,1999年,国务院印发《关于解决当前供销合作社几个突出问题的通知》,提出社有企业围绕扭亏为盈加快改革步伐。

2000年3月23日至24日,按照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全国供销合作社扭亏增盈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提出大力推进供销合作社战略性结构调整,重点加大对社有企业和基层社的改革、改组、改制、改造力度。同年4月,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印发《关于供销合作社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意见》,提出打好社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攻坚战;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从总体上搞活社有企业,集中有效资产,重点办好农资、棉花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其他经济效益好的骨干企业。

自此,各级供销合作社认真学习贯彻《决定)精神,集中力量,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动社有企业改革发展。

中农批江汉平原农产品大市场(综合大楼)

2002年,总社提出“四项改造”,其中两项内容涉及社有企业改造:以实行产权多元化改造社有企业;以实现社企分开、开放办社改造联合社。按照抓大活小的发展思路,对社有企业进行战略性重组,对棉花、农资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及骨干盈利企业进行产权多元化改造,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其他企业采取租赁、出售、兼并、承包等多种形式放开搞活。

经过这段时间的“改造”,通过改革产权制度、转换经营机制、调整网点布局、开拓经营领域等措施,社有企业资产不断被盘活,并实现了增值保值,妥善化解了股金风险,并开创了社有企业发展的新局面。

社有企业改革发展成绩:

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同时,随着改革的推进,社有企业重现生机活力,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截至2008年,全系统4.98万个法人企业,已经从过去主要承担国家政策性业务的单位转变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经济主体。2008年,全系统实现销售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元,达到 10762亿元,比1996 年增长163%;汇总实现利润由1996年的-35.2亿元增加到112.4亿元,所有者权益达到 1169.1亿元,比2001年最低时增长245%

从又好又快向做大做强转变

中国农资集团老挝钾盐项目-规范性厂区

随着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各项政策的落实,我国经济开始企稳回升。但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需要大力提升内需在经济增长中的主导作用。而要形成稳定的内需导向型经济发展格局,积极开拓农村市场尤为紧迫和重要。

为推动全系统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加快企业发展速度,全面提升合作社的整体实力和为农服务能力,2008年11月15日至16日,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第一次企业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提出今后企业改革发展的目标:加快改革步伐,提升发展速度,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2009年,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0号文件),提出积极创新社有企业经营机制。主要是:推动社有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社有企业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做大做强社有企业。按照部署,2010年1月中国供销集团有限公司成立。

2010年3月,全国供销合作社第五次代表大会召开,明确未来五年工作总要求、目标,重点抓好六项工作。其中,一是加快推进新网工程建设,全面提升农村流通现代化水平;二是做大做强社有企业,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

由此,社有企业改革发展从又好又快战略向做大做强转变

浙江绍兴大通超市

2010年11月1日至2日,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企业工作会议在天津召开。针对社有企业如何适应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要求、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会议进一步明确了社有企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提出要以联合合作主线、推动社有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行业领先地位的大型企业集团,实现供销合作社“二次创业”的宏伟蓝图。

2011年5月召开的全国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务虚会提出,要倾力培育有实力的新企业,培育壮大一批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大型企业集团,面向市场的资本运作水平要显著提高。

2012年,总社印发《关于加强供销合作社品牌建设的意见》,进一步规范社有企业发展。《意见》提出重点培育一批具有较大经营规模和市场占有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能够在全系统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网络资源整合发展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的名牌企业集群。

经过这一时期的发展,一批大型企业集团快速崛起,经营业务不断创新,为农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市场化经营机制不断健全,为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为新时期供销合作社更好履行为农服务职责提供了有力支撑。


 

安徽黄山供销集团牵头投资5.7亿元建设的黄山市现代休闲农业产业园

2015年11月9日至10日,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企业工作会在浙江杭州召开,部署了“十三五”时期社有企业改革发展工作:以提升社有企业为农服务能力为根本,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核心,多措并举做强做大社有企业,从加快转型升级、推进联合合作、强化服务功能、完善管理体制、培养企业家队伍等5个重点,全面提升社有企业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2015年12月份,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发布《关于深化社有企业改革促进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提出社有企业未来五年的发展任务:全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资源整合联合发展、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拓展经营服务领域、加强企业工作领导等。

实践证明,经过一系列改革发展,社有企业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大幅增加,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明显提高,社会贡献持续加大,整体发展跃上新台阶。

2014年,全系统社有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7万亿元,利润354亿元。企业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大幅增加,企业资产已突破1.2万亿元,所有者权益达到3000亿元。企业社会贡献持续加大,每年上缴各种税费超过200亿元,每年新增就业20万人。

社有企业成为供销合作社经营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撑,是供销合作社自身经济实力和为农服务能力的重要体现。

(参考资料:《中国共产党简史》《中华合作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