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集团党史学习教育专题二 |红色供销百天读73 进入加快改革发展新时期的一次重要会议

编辑:王海涛 发表时间:2021年7月6日点击:24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社第四次代表大会现场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到会祝贺并发表重要讲话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社第四次代表大会2005年1月29日至31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主任白立忱代表第三届理事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供销合作事业。“四代会”筹备期间,温家宝总理亲自圈阅批准“四代会”的召开,听取汇报,并对供销合作社工作作出明确指示:必须明确家庭承包经营是我国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供销合作社必须坚持为农服务的方向,并通过深化改革,改善经营管理,提高服务水平。

回良玉副总理多次听取汇报,要求把会议开成“团结的大会”“鼓劲的大会”“开创新局面的大会”并亲自到会作重要讲话,指出“相信通过这次大会必将进一步推动供销合作社事业更快更好地前进,为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四代会”是供销合作社逐步走出低谷,消除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所难以避免的阵痛,进入联合发展的新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面临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强调,做好供销合作社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为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宗旨,把供销合作社与农业和农村工作大局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业流通现代化,为政府分忧,为农民牟利。

回良玉副总理在讲话中用四个“显著”、三个“转变”来概括供销合作社的五年发展:

白立忱在工作报告中总结了“三代会”以来供销合作社系统改革发展取得的显著成绩:

从1992年开始,供销合作社系统连续8年汇总亏损,1999年汇总亏损129.6 亿元。通过艰苦努力,2000年全系统一举实现扭亏为盈,当年汇总盈利13.8 亿元。其后盈利不断增加,2004年,全系统汇总盈利50.5亿元。从1999至2004年,全系统所有者权益由533亿元增加到727亿元;实现商品销售总额由4518亿元增加到4642亿元。其中,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3.8%,售给农民的农业生产资料增长8.5%,农副产品收购额增长68.5%。清理整顿社员股金的任务也顺利完成。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不但解决了生存问题,而且为今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这些积极而深刻的变化标志着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正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供销合作社事业正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白立忱对今后五年的工作做了强调和部署:

一是要大力改造重塑基层社,夯实为农服务的基础;二是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把千家万户生产与千变万化市场衔接起来;三是加快整合经营网络,促进农村流通现代化;四是加强社有资产经营和监管,不断壮大经济实力和服务能力;五是加强各级联合社和所属农产品行业协会建设,积极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社第四次代表大会代表构成情况

参会代表在投票

“四代会”代表构成与“二代会”“三代会”相比有了显著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各代表层面趋于均衡,改变了各级联合社代表占绝大多数的状况,特别是社员代表数量大大增加。“四代会”联合社代表共计249人,分别比“二代会”“三代会”下降了23.7%和35.2%;社员代表共计107人(其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9人),分别比上两届上升了13.9%和11.2%;妇女代表共计39人,比“三代会”上升了3.9%。

二是代表年龄和知识结构有了显著改善。“四代会”45岁以下的代表共计151人,比“三代会”上升了20.4%;大学以上学历的代表共计234人,分别比“二代会”“三代会”上升了30.7%和10.2%。

三是专业门类、专业人员代表显著增加。“二代会”还没有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农民经纪人等社员代表,“三代会”只有4名专业合作社代表。“四代会”已有茶叶、果品、食用菌等29类专业合作社的代表51人,农资、棉花、烟花爆竹等18类专业协会的代表26人,农民经纪人代表7人,农资、日用品综合服务社的代表4人,农民合作经济联合会的代表4人,行业协会、学会代表27人。

 

“四代会”代表结构上的变化,说明了“三代会”以来,各级供销合作社以“四项改造”为核心,深化改革和发展,开创了可喜的局面,进入了加快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

(参考资料:《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