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集团党史学习教育专题二 |红色供销百天读82 “五代会”后迎来战略机遇期

编辑:王海涛 发表时间:2021年7月16日点击:20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面对历史罕见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面对多年不遇自然灾害的重大考验,面对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异常波动的不利影响,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农业农村仍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2010年,我国粮食生产已实现连续6年增产,农民收入连续6年较快增长。党中央、国务院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强化强农惠农政策,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

“五代会”召开

2010年3月21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社第五次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开幕前,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会见出席会议的全体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李克强指出,供销合作社系统是我国“三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大局。希望供销合作社系统以这次代表大会为新的起点,抓住机遇,完善经营服务网络,振奋精神,增强服务能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把全国供销合作社的工作推向新台阶、开创新局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2010年3月21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社第五次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五代会”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国务院40号文件精神,统一全系统思想,继往开来,把中国供销合作事业全面推进的一次大会。时任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马凯在大会讲话中提出,供销合作社系统要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沟通城乡、网络健全的优势,努力在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建设现代农业上当好排头兵,在统筹城乡、推进以城带乡上争当先锋队,在繁荣农村市场、扩大农村需求上充当生力军。这体现了国务院对供销合作社的殷切期望,对于供销合作社系统既是动力,也是压力。

供销合作社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

从“四代会”到“五代会”,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此时的供销合作社,发展活力明显增强,经济实力明显提升,服务功能明显提高,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正在从传统经营方式向现代流通业态转变,从单纯购销业务向综合经营服务转变,从单一供销合作向多领域全面合作转变,成为经营性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公益性服务作用不断体现的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在保障农业生产资料供应、搞活农产品流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为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大局作出了重要贡献。

此时的供销合作社也迎来了更好的发展环境。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对供销合作社支持力度持续加大。特别是国务院40号文件出台后,各级政府抓紧解决政策性亏损挂账,加快供销合作社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省、市两级供销合作社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县及县以上联合社经费列入财政预算,1772个县联社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占总数的75%。这都为新时期供销合作社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济指标


2009年,全系统销售总额达到12375.8亿元,是2004年的2.3倍;汇总实现利润130.2亿元,是2004年的2.6倍;所有者权益1347.1亿元,是2004年的1.9倍。

改革成效


全面推进基层社、社有企业、联合社、经营网络改造,优化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供销合作体制机制;

着力构建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形成了连接城乡、双向流通的连锁经营格局;

积极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引领了农村合作经济的蓬勃发展;

加快建设农村综合服务社和社区服务中心,探索了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新路子;

突出成绩


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截至2009年底,全系统发展各类经营服务网点67.6万个,比五年前增加25.5万个,初步建成了覆盖县、乡、村三级的经营服务网络。全系统开展农资、日用品等连锁经营和配送业务的企业达4626家,发展连锁、配送网点58.4万多个,分别比五年前增加了3122家和49.9万个。中央财政累计投入“新网工程”专项资金16.5亿元,23个省(区、市)地方财政安排配套资金10亿多元,撬动社会投资400多亿元。

社有企业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2009年,全系统销售收入超百亿的企业达7家,利润超亿元的达20家。全系统化肥销售量约占全社会用肥量的70%,并承担70%以上的国家化肥储备任务。棉花收购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50%。再生资源、果品、茶叶、烟花爆竹等经营重新确立了行业优势。

基层服务体系日臻完善

全系统发展专业合作社4.7万家,涉及种植、养殖、加工、销售等领域,入社农户969.8万户。4000多家专业合作社纳入“千社千品”富农工程,注册合作社产品商标2300多个,通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2400多项。2009年,全系统基层社实现销售总额2958亿元,实现利润8.5亿元,分别是5年前的2.3倍和5.7倍。全系统已发展综合服务社21万个,占全国行政村总数的1/3以上。

战略机遇期打造全新供销合作社

“十一五”期间(2006年—2010年),在国务院40号文件的指引下,供销合作社确立了跨越发展的战略目标,完善了科学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布局、发展方式和工作举措,并在战胜困难和应对挑战中,提升了科学发展的素质与能力,积累了在复杂条件下又好又快发展的宝贵经验。“五代会”总结了经验、分析了形势、明确了任务,提出了今后发展的主线、重点和突破点,是一次激励斗志、鼓舞人心的盛会。会后,全系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广大农村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此后的五年,全系统也更注重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出发对改革发展进行战略思考。

2011年1月召开的总社五届二次理事会议进一步提出“打造全新供销合作社”的目标,对“五代会”改革发展蓝图进一步细化和提升。这次会议对于激发全系统的创业热情、在更高水平上开创供销合作事业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2011年5月,总社在安徽召开了全系统改革发展务虚会,从战略和全局高度总结供销合作社近年来的改革发展历程,研讨新形势下供销合作社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2012年9月4日—6日,全国省级供销合作社领导干部战略管理与创新发展研讨班在北京举办,这是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第一次就战略问题举办专题研讨,旨在提高全系统战略发展理念,拓宽创新发展视野,提高科学发展水平。研讨班上,省社主任们不拘一格,深入探讨了从社有资产监管、品牌战略、资本经营到组织创新等各种供销合作社面临的最新课题,并提出了全新供销合作社应具备“覆盖城乡的新网络、实力强劲的新企业、为农服务的新组织、科学运行的新机制、特色鲜明的新文化”五个特征,描绘了一幅全新供销合作社的美好蓝图。

(参考资料:《中国共产党简史》《中华合作时报》)